影片《第十一回》于4月2日在国内上映,一次发布会上,主演大鹏在再次感谢陈建斌的同时,也如同片中不言放弃的导演一般不断鼓励自己,“他是演而优则导里做得非常出色的导演,我非常关注他的每一部作品,他非常有才华,作品有很多给人解读的空间,让人佩服,至于我的优势就在于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进步。”
陈建斌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一个勺子》2014年上映以后,大鹏对陈建斌的才华佩服不已,当他听说陈建斌在筹备新戏《第十一回》想找他来出演,在是什么样的角色他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口答应了邀约。而当大鹏得知他在这部以“戏中戏”推动剧情发展的片中饰演一位近乎癫狂的舞台剧导演胡昆汀后,为了更进一步诠释角色,他真的成立话剧团来体验生活。现实中“演而优则导”的大鹏,在片中完美地演出了一个为了艺术发疯的导演,时而懦弱时而抓狂,也算是戏如人生,过足戏瘾。
[缘起]
“煎饼侠”的执着打动了导演陈建斌
《第十一回》中舞台剧角色们的名字都充满了“迷影”的虚实感,大鹏饰演的导演叫胡昆汀,这个名字似乎直指美国著名的“顽童”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说起来,《第十一回》的章回体结构也正是昆汀最爱),胡昆汀是一位痴狂于自己工作的戏剧导演,一头中分长发,不时晃头甩脑,一方面紧张坚持着排演完自己珍惜的话剧,同时,尽管有家室也与春夏饰演的贾梅怡纠缠不清(这个角色似乎是向美国著名女演员“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致敬,她曾在以“戏中戏”为线索的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饰演女主角)。
《煎饼侠》《第十一回》剧照起初大鹏并没有刻意问陈建斌为什么要找他来演,以往拍戏时,他并不习惯问合作导演为什么要选择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希望得到这个答案,也担心会导致自己在这个答案上过于“用力”。但这次,陈建斌主动告诉他原因,“我和陈导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邀请我参演的原因是看了我的《煎饼侠》,他从煎饼侠这个角色中看到了我眼睛里的那种真诚、对梦想的执着,身上也有一股劲,有一种燃烧自己的力量。正因此,他说他需要我来演这样一个非常执着的话剧导演,片中的胡昆汀无论何时,都坚信自己会成功。”
胡昆汀在影片中,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从姿态神情来说,都算是一个言语行为比较浮夸的人,他会在导舞台戏过程中倾尽全力大声喊叫,声情并茂地朗诵易卜生、阿瑟·米勒等著名剧作家的名言来表明志向,也会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借着聚餐时利用酒后疯话变向服软,但在大鹏看来这个人又很真实:“我其实认为这个角色并不浮夸,因为在现实中是有迹可循的,我就是照着他的外形和性格特点去琢磨,虽然我没有他的疯狂与尖锐,但都对自己坚持的事情非常执着,只是我比他要幸运一点,因为我可以通过作品被大家认识,而他却是一个困在小县城小剧团里无法随心所欲施展自己想法的人,在各方压力下导致了他特别看重自己作品被看到的机会,所以才会有他后来的非常癫狂的人物状态,这一点,我非常同情他。”
[表演]
首次合作春夏感觉对戏浓度很高
《第十一回》讲述了马福礼一家人和话剧团一出戏之间的矛盾纠缠故事。戏里讲关于一台话剧《刹车杀人》的故事,戏外则真正地成立了一个话剧小组,天天让演员们排练话剧,还真真正正地排演了一出名叫《拖拉机杀人事件》的话剧,陈建斌还笑说不排除这部话剧真正在舞台上登台的可能。大鹏说:“我认为陈建斌导演把握得最好的就是怎么样用电影的尺度去展示舞台,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进入角色,在电影开拍之前就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戏剧训练,他希望我作为话剧导演,能够张口就来,所有艺术理念、经典台词要能够形成你,而不是去背台词。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非常极端的艺术道路上走着,强迫自己成为最得体的话剧导演,接受了很多情绪上强度很大的训练,比如你需要在一段时间周期里不断地大叫、不断地笑、不断地疯狂,要立刻高兴也要立刻悲伤,后来我也变得更适应这种节奏,尽管疯魔,但很畅快。”
《第十一回》剧照 胡昆汀与春夏饰演的贾梅怡纠缠不清不得不说,胡昆汀并不是一个好处理的角色,他满嘴艺术和戏剧,但又是被剧团同事看不起也看不懂的笑话人物,家有河东狮却又忍不住和女演员搞暧昧,时而高冷自傲,时而圆滑机智,既是戏痴又是人精:“胡昆汀有舞台的状态,也有电影中的戏剧感,我并不认为表达他会有分裂感,因为他的核心是统一的,他非常执着、也渴望成功。”除了自己对角色的琢磨,更好的角色体现来自于对手演员的给力,大鹏说至今都非常怀念在片场每天表演的爽感:“比如大家问我和春夏是不是第一次合作,老实说,我需要仔细想很久才能确定我们确实是首次合作,因为在现场对戏的浓度很高,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与打磨,让彼此都觉得似乎合作很多次了。我很珍惜能和这些优秀的演员一起工作的机会,因为对于演员来讲,非常美妙。”
大鹏。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专访]陈导不熬夜,会把夜戏移到傍晚
新京报:陈建斌作为“演而优则导”的代表,都知道他对作品非常追求完美,他的某些工作态度、思维会不会对你的导演生涯有所启发?
大鹏:陈导真的非常敬业,也很认真。但对于他人的工作经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不太容易被自己完全吸收,因为每个导演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太一样,这跟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的性格和陈导不太相似,也无法完全吸收他的经验,比如他是个不太喜欢熬夜的人,这次我们都没拍过大夜戏,比如剧本上写的是晚上,他也会想办法把它移到傍晚。
新京报:能具体说说拍夜戏的幕后吗?
大鹏:印象很深的是拍我和于谦老师(饰演剧团团长)吃火锅那场戏,本来剧本里写着晚上,但陈导不熬夜就挪到了傍晚,因为傍晚时间短暂,合适的自然光大概也就十几分钟,我们也就必须一条过,得益于前期的彩排以及大家非常充分的准备,真到了那个时候拍摄就很顺利,陈导的效率很高,作为演员能参与到他的剧组挺舒适的,开工、收工的时间是能得到保障的。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就会把自己搞得非常辛苦,这也是我永远成为不了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笑)。
《第十一回》剧照 剧团吃火锅的一场夜戏新京报:你也是一位资深影迷,《第十一回》的表达形式如此之新,你认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有观影门槛吗?
大鹏:这部电影适合所有人去看,不同的人在这里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比如资深影迷或是喜欢解读电影的朋友,能有很多想象空间,会给你非常嗨的观感。对这部电影来说,最起码你能看到一出非常精彩的喜剧,至少能让你笑,再一个我最感动的莫过于陈导他的自我表达,他是一个想拍什么电影就肯定能拍出来的人。
新京报:创作优秀作品满足大众同时坚持自我表达应该很难吧?
大鹏:是的,这很不容易,他选择用章回体的方式讲述影片,就让我非常尊重。电影需要百花齐放,且这种表达能够产生巨大的回味空间,这对影迷朋友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看电影会成为一种阅读,就跟我们看书一样,它也会让你的思考有进步和提高,要引导并尊重观众,因为他们不是只爱看单一类型的电影,这样的作品让人非常尊重。
大鹏。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导演还是做演员呢?现在怎么看待自己的表演?
大鹏:其实在这两个岗位上都能平衡地很好,都是热爱的岗位。但从表演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去进步,我经常会看自己表演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能看到这一点我认为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表演上我肯定还能更进一步。
新京报记者周慧晓婉
人物摄影 新京报记者郑新洽
编辑黄嘉龄校对王心
(责编: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