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10月6日,国庆中秋双节大假第6天。在成都同善桥小街上的一家茶馆里,几位老茶客惊喜得在电视上看见一个熟面孔:潘涛。这位从四川走出来的央视“新”主播,正在主持央视的品牌栏目《新闻30分》。
“潘涛是从我们成都走上央视《新闻联播》岗位的新闻主持人,字正腔圆,庄重大方,嗓音充满磁性。我们很喜欢他!”茶客们有了摆龙门阵的谈资,纷纷发言,“潘涛是第一个走上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岗位的成都人。是我们成都人的骄傲。”
茶客们议论的潘涛,其实早在9月10日就已经亮相央视《新闻联播》,是近期《新闻联播》“上新”的主播之一。当时他与海霞搭班出镜,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更受到了家乡四川众多观众的关注。
潘涛出生于1971年,曾先后供职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东方卫视、央视,首次在央视亮相是2016年2月主持《晚间新闻》。此次走上《新闻联播》岗位,潘涛备受关注,其哥哥、著名音乐人潘迅评价弟弟说:“潘涛其实是从成都走出去的主播,他从小就在成都学习生活。今天,他有机会走上国家平台央视主持新闻,是成都培养了他。”
对于自己的新岗位,潘涛本人又有什么感受呢?封面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潘涛。
封面新闻:《新闻联播》多年以来一直广受关注,您走上这个岗位也有一段时间了。目前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潘涛: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的确,我刚刚上央视《新闻联播》主持这档节目,这是一档分量很重的节目。这份量,除了在报道定位、内容及影响力上得到体现,甚至还有一份陪伴我们很多人成长的回忆凝结其中。我还记得儿时,在成都红照壁四川人艺的大院里,围坐着观看《新闻联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啊!未曾想到多年后,我能和它走得如此之近。可以说,人生的奋斗其实也常有“奇妙”回馈,或者说奋斗中的那份幸福是奇妙的。主持《新闻联播》快一个月了,目前,积累了一些经验,状态已经步入正轨。我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再次锤炼、再次成长。由于节目的关注度、影响力,很多工作要求我们要做到更为细致、严谨,准备和播出中投入的精力更多了不少。总之,老骥伏枥,志就在“心”里,走好脚下每一步不负韶华。
封面新闻:您是如何走上央视主持人这个岗位的?
潘涛:我是于2016年1月从东方卫视调到央视,至今已四年半多。走上央视主持人这个岗位,源于积累,从地方台到卫视、从广播起步到兼顾电视的积累。但其实最为重要的前提,是去顺应成长环境后,自然而然的职业定位。所以,我会对每一段成长环境,都报以感激之情,可能还有敬畏之心。就是要把握趋势去调控好状态,去努力,去珍惜,去坚持。
我从四川人艺的话剧舞台启蒙,到成都台的学生节目实践,再到四川台和上海台、东方台的广播电视业务拓展,平台环境在变,但主持专业的主线始终。持守着一直走到今天,我想这也许是走上央视主持人这个岗位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总之,以“不忘初心”向“业精于勤”求索。
封面新闻:您认为在央视主持新闻节目,与在地方台主持节目,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潘涛:最大的区别是更强的厚重感,更有展现国家形象的敬业要求。
封面新闻: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哪几件事让您最难忘?最感动?作为主持人,你最喜欢自己主持的哪档节目?
潘涛:在我截至目前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难忘的事不少。至今犹记1990年5月20日到红星路省广电厅拿资科报到那天,跟我同时办理手续的是另一位已在川内享有盛誉的女主持人,而缘分再次在成长中留存“奇妙”。我办理入职手续,她办理调动手续,而她的目的地也是多年后我调往的目的地——上海,她的名字叫任艳。
封面新闻:作为主持人,读书是必修课,您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
潘涛:作为传媒人,读书更应当是必修课。我平常都是碎片化和有计划性结合着撷取知识,多是跟专业定位和职业所需有关联的知识储备。人生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各有侧重点,我以为读书的偏好点也是。
封面新闻:今天是国庆中秋节第六天了,能给家乡成都人民说点什么吗?
潘涛:迟到的祝福,着实不应该,正如刚上《新闻联播》那天,有同事问我啥感受,我说的其中有一点就是“应接不暇,然后各种怠慢”。忙着回复雪片般飞来的各方问候,逐条看逐条回复,等回复到对方时,已是对方热情关心的多时甚至隔日以后。怠慢了!着实怠慢了啊!好在,朋友们都很理解。今天,还在双节中,我就祝福家乡成都人民,新意正浓闻者喜,联结万户千家,播撒幸福再丰收!
(责编: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