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让全世界的文化交流陷入停滞,全球很多影院、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关闭,文化输出输入遇到阻碍。在2021年的当下,中国已经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经济、文化活动都在重启,在这中间有很多外国人重新来到中国,也有一些外国人自始至终都呆在这里,基于信任或安全感,也基于这里的人与爱。
从左至右分别是美国人小易、日本人小林正弘和泰国人Alex。2月17日,一档邀请了众多外国学员的节目——《创造营2021》开播了,节目给中外学员提供了一个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的舞台,来自世界各国的学员汇聚在中国,用音乐、舞蹈对话,寻找伙伴、共同成长。基于此,新京报牵头,与腾讯视频一起,拍摄了一些早已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外国人。通过他们的讲述,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文化交流带来的生机。
这里面有热爱中国文化,用李白、杜甫装点精神生活的美国人小易;有在法制建设不断进步的中国作为中日之间窗口的日本人小林正弘;还有为爱追随,中文好到经常被当做中国人的泰国人Alex。他们都把中国当成了人生中的重要一站,对有些人来说这里甚至成了第二故乡。这里有中国的朋友、亲人,还有忘不了的各地景色、美食人文,即使在疫情期间,他们也选择留在中国。他们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这个国家生活下去,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认识新的中国。
语言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创造营2021》第一期节目中,在每一位海外学员入场时,中国学员都会集体喊出“welcometoChina”的欢迎语,气氛热烈而真挚。海外学员们也报以同样的问候,他们大都学习了一些中文,除了“你好”“谢谢”,他们还能用自己对中国的认知表述对中国的热爱——喜欢吃火锅、锅包肉,喜欢中国功夫,模仿李小龙的动作,中外学员们彼此表达着善意。
《创造营2021》的中外学员们不过,想要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语言仍然是亟待克服的困难。发起人团成员Amber刘逸云在分享团队经验时说:“你跳得好唱得好,(如果)观众听不懂你在唱什么,这是很大的问题……一切的基础是试着成为一个团体,保持一个团体,如果这个前提成立,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曾参加过《创造营2020》的国际学员助教硬糖少女303郑乃馨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分享了沟通的经验:“对外国人而言困难的不是唱跳,是学中文,如果你找到一个好朋友去帮助你,就很好。”
纪录片中的美国人小易因为武侠而迷上中国文化,又因为发现自己的语言天赋而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后来他甚至可以用中文写诗,字体工整潇洒,李白和杜甫就是他的老师;日本人小林正弘选择到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学习中文,清华的同学们对他帮助颇多;泰国人Alex的学中文之路则更有江湖气,他的课堂都源自片场与中国同行的互动,学以致用是他的学习方法。
《创造营2021》的节目里也有很多学习语言的范例——第一期出场的“海岛男孩”组合是由中日两国学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员喜内优心说“语言不通就不能成为朋友,这个想法绝对是错误的”,日本学员Amu(羽生田挙武)与张腾在节目中展示了他们平时的交流方式:张腾把汉语翻译成英文,然后Amu把再把英文翻译成日文告诉喜内优心,最终喜内优心接收到了正确的意思。当成功传递意思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就像飞船对接,终于严丝合缝与对方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团队。更多的时候语言不需要用更复杂的方式传达,泰国学员高卿尘表示,当大家听不懂的时候大家就笑,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海岛男孩”组合,从左至右分别为学员羽生田挙武、吴宇恒、张腾、喜内优心。除了语言之外,更深刻的交流则是业务上的切磋。海外学员们有着不同的擅长领域,比如在第一期表现亮眼的日本学员赞多,17岁就成为世界性街舞比赛最年轻的冠军;还有喜欢从昆虫汲取舞蹈灵感的日本学员力丸,他们深具实力,在舞台上也不吝使出全身解数去呈现,最终带给老师、学员还有屏幕前的观众以美的享受。在舞台上拼尽全力,既是尊重对手,也是尊重自己。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唯真诚与努力才能一直走下去。
日本学员赞多和力丸。在新京报和腾讯视频的纪录片中,美国人小易主业是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们,他所做的,正是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未来的中国孩子有更多沟通内外的渠道;小林正弘在律所工作,团队里的中国同事们形容他正直又认真,专业技能让人折服;泰国人Alex则经常被当成中国人,因为与人沟通毫无障碍,并且他在交流中日益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靠拢……
习总书记曾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为喜欢中国,所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开展业务、定居生活;因为被中国的文化吸引,所以节目中的海外学员们想要和中国学员们一起成团追梦。
《创造营2021》全体中外学员。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正在慢慢恢复,文化交流不会因为一时的阻碍而中断。艺术是世界的语言,虽然有语言差异,但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依旧能增进交流、加强了解。新京报和腾讯视频也希望通过把个人故事里的普世情感,与节目中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相碰撞,让点点火花逐渐燎原。
新京报记者吴龙珍
校对 吴兴发
(责编: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