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开机,10月23日就上映。作为一部大制作的战争片,《金刚川》制作效率令人不可思议。回顾过去近十年,几部重要的中国主旋律电影都创造了“中国速度”的拍摄奇迹,而这些奇迹正是建立在中国电影日益工业化的流程和技术基础之上。可以说是日渐成熟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帮助了主旋律电影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主旋律电影也在另一个层面重构着中国电影市场。正是有了这些强大基础和中国电影人不懈的拼搏努力,我们的电影市场才得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断通过“中国速度”创造出《建国大业》《决胜时刻》《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和《金刚川》等票房口碑都获得成功的主旋律影片。
新京报通过对导演黄建新、张一白、刘伟强、徐宏宇,编剧张冀等以上主旋律影片主创的采访和素材整理,从这些影片的立项、剧本创作、勘景道具准备、演员建组、拍摄、后期制作等重要环节的展示乃至上映后的感悟,倾听他们创作“提速”背后的艰辛与成功经验。
需要热情和协作
更需要成熟产业体系支持
从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到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张一白感慨颇深。对如今业内都在探讨的“中国速度”有何看法,他诚恳地谈了谈自己的想法,这四个字,还是得取决于有没有成熟电影产业体系的支持,有没有成熟团队与成熟导演的努力和拼命,有了这些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创的热情、团队的协作、产业的支持,这三个是能不能实现中国速度的必要因素。”
张一白在《我和我的祖国》活动现场《我和我的祖国》刷新了献礼片的新高度,无论内容表达、票房成绩或是观众口碑均取得了主旋律电影新的成功,并形成全民的观影热潮。在大半年时间内孵化出来的作品,多少人在做之前都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很难完成的任务,但张一白说做这样的片子本身其实没有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旦接到任务,在制作剧本的时候同时进行相应的工作的开展。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整个产业体系梳理得比较明确。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下建立的项目,加之每位导演本身具有的丰富经验,大家建立起相应的成熟团队,同时每个参与者都有想参与创作的热情,这些要素一有,其实在制片层面上来说真的不算难。”张一白表示,如果非要说最难处理的一般都是在创作上,台词如何打磨,剧作如何精彩,这才是永远需要精益求精的方面。
要靠人、靠经验,没什么不可能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拍摄,剧本打磨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一点就到家》,也给了编剧张冀太多意想不到。采访中,他反复提到“时间非常之紧,非常之赶”,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与紧张感下保证效率,对此他深有感悟:“《一点就到家》是我截至目前编剧的项目中最快的一个。第一次看到成片的时候就超出了预期,有些时候能在这么紧张的环境压力下把一个片子做成,你真能体会到团结有多重要。这些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经历了这么多年,国产电影对人员的培养、对市场的开发上都一点点打造出自己的地位,人也在创作实践中锻炼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最终需要靠人、靠经验。”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坚毅,话语里还充斥着当初创作时的“紧张感”:“电影人、电影工业、观众都跟着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一起成长,例如香港导演和内地演员的融合度也非常高,大家都互相贡献着经验和力量,电影还是要靠电影人,没什么不可能的,创作者最高兴的还是你的电影被观众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之《相遇》海报《我和我的祖国》、《一点就到家》这些作品都是中国速度的一个体现,而中国速度这个概念在张冀看来,越拍越快的时代要保证质量可靠,目前的环境下也是需要拍这样的电影,也需要用这种速度拍电影。对于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每个环节完成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诚然,压力是非常大的,压力下要找到相应的应对方式,例如《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相遇》剧作,很大的先决条件是在创作上、表达上与导演达成共识,这样能比较快、比较稳地去执行。”张冀说,中国速度能成功的基础还在于要有创作基础,在人物上尽量真诚,他回忆在创作《相遇》时,仅是搜集资料就让他非常感动,似乎被带到六十年代一对普通情侣面前:“这类主旋律的电影,不是说就是个任务,只想着交差,而是要进入到特定历史年代的现场,进入到普通人的身上,他们平凡也有不平凡的经历。成功的主旋律之所以成功,最重要是体现到人性上的。”
每一步都要特别清晰、高效
记得在《金刚川》开机之前,剧组的主创前往丹东烈士陵园纪念缅怀先烈,那天让摄影指导罗攀感受很深刻,“当时我的感想就是,不管是多少人来做这个事情,也不管你怎么去定义这次创作。在抗美援朝的那个年代,至少这些战士洒过鲜血,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比起这些,我们大家为这个电影付出的汗水与疲惫,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那既然这样你没有理由不把它拍好,也应该、必须把它拍下来。”杀青后调完色,第一次看成片的时候,罗攀觉得《金刚川》超出了预期,可能在战争反思的描写方面有些遗憾,但这么短的一个时间内,这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色还不错,也对得起观众就很满足了。
吴京、管虎和张译在讨论《金刚川》剧本《金刚川》的成功也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成功,历史上几乎没有这么快的拍摄经验。对此,赵宁宇感慨万千,他说现在华语电影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这样才让主创团队有基础来实现这个谁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金刚川》的每一步都要特别清晰、高效地进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度”制作真的不会有紧张和压力吗?赵宁宇对这样的问题总是摇摇手说“不会”:“如果有压力和紧张就不会干了,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不是随便就能够答应的,如果答应,一定要有把握。”回想拍摄的几十天,整个主创团队几乎是没有睡觉,连饭都吃不上,每天天亮就接着投入工作。在赵宁宇看来,这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责任,完成这个不可复制的任务,不是参加创作者的胜利,而是中国电影工业成熟的助力:“以前很多设备、技术我们都没有,就像现在有《流浪地球》的团队,比如现场如何爆破、照明弹如何加量,光线、色彩怎么调试,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大家分工各司其职,只有一切都‘稳’,才会有现在的成片。”
严密统筹配合拍摄与制作
“前所未有”,则是美术指导严书恒回顾《金刚川》创作之路时提到次数最多的词语,至今回想起来,那种现场拍摄的紧张感都历历在目。在接到项目的时,非常紧急就已经刻在了严书恒等剧组人员的心里,那时,各个主创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开视频会议,到复景后非常果断推进如何制作的决策,迅速推进的快速感,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要说中国速度,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的速度。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是一个高效,且忍耐力与爆发力兼具的民族。这样一部与时间赛跑的电影,从一开始就转变了传统的制作思路,将复杂情感精简为以牺牲为主题的创作思路,统一全组方向,并调用多方资源、团队、技术等,严密统筹配合拍摄与制作的时间,高效完成拍摄任务。”
《金刚川》中拍摄“架桥”戏里,志愿军必须赶在凌晨五点之前过河才能赶上金城战役;戏外,全组5000多人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完电影。是所有人长达三个月的咬牙坚持,很难复制。《金刚川》背后是5000人奋力渡过影史上的“金刚川”。联合导演田羽生至今认为,《金刚川》能拍成也是一个奇迹,大家都在讨论“中国速度”的概念,但不是说每个电影都能这么像《金刚川》这样,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首先是管虎导演有这样一个创意,能够调度一切资源多视角拍摄,并在短期内能够让几个团队同时开工,大家的团结让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完成。《金刚川》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成熟条件下的一个产物,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是一部很有纪念意义的影片。”
快速度会不会有压力,也是我们反复追问黄建新的问题,极短的拍摄周期,从迅速组成项目创作团队,再到正式开机前往11个不同地方拍摄,以及远赴俄罗斯买回七十年前开国大典的彩色胶片并进行4K高清修复融入电影,《决胜时刻》拍摄的每一步都在黄建新“每天只睡两小时”的坚持下逐渐成形,谈及此他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是那种一旦要做这件事,就必须达到自己要求的底线,呈现的结果也不能低于这个底线,但这事做完就过去了。我已经做成了,要开始想别的(电影项目)了。”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滕朝
(责编:小万)